0451-88383752
農化服務 Agrochemical services
您現在的位置: 網站首頁 > 農化服務 > 農化知識
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
編輯:2023-08-08

65.png

玉米絲黑穗病是冷涼地區春播玉米的主要病害,由黍軸黑粉菌引起,是系統侵染性病害。在東北地區普遍發生,平均發病率10%~20%,嚴重地塊發病率70%~80%。

(1)發病規律:

玉米絲黑穗病主要發生在雌穗和雄穗。植株感病后,有3種表現型:

a.正常生長型:植株高矮與健株無明顯差異,但雌穗變成黑穗。

b.矮化型病株:6~7片葉時生長遲緩,節間縮短,下粗上細,向一側彎曲,雄穗變為黑穗。

c.多分蘗型:病株分蘗多,在每個分蘗上都形成黑穗,且大多為頂生。

(2)發病條件:

a.田間菌源數量大。

b.玉米播種后至出苗前的土壤溫度、濕度與發病關系最為密切,適宜侵染溫度為15~30℃,最適溫度為25℃,適宜侵染土壤含水量為20%~30%。

c.耕作栽培:連作、早播、高寒冷涼地、土壤墑情差,玉米絲黑穗病發生重。

(3)防治方法:

a.實行輪作:與大豆及經濟作物進行3~4年輪作。

b.適期播種,掌握墑情和播種質量。

c.種子處理:使用2%戊唑醇種衣劑或6%立克秀懸浮種衣劑(戊唑醇)或3%苯醚甲環唑懸浮種衣劑。


亚洲国产午夜福利线播放